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医院文化 > 中医药文化建设 > 中医中药 >

药食两用说生姜

发布人: 更新时间: 2023-09-22 10:07:10
 

 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,生姜是每个家庭厨房里的必备用品,煲汤炒菜总少不了它。但你知道吗,生姜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,且用途非常广泛。现在带大家了解一下药食两用的生姜。

  生姜,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,为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cm。根茎肉质,扁圆横走,分枝,具芳香和辛辣气味。以块大、丰满、质嫩者为佳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,主产四川、山东、广东、陕西等地。
 

关于生姜的传说故事

  生姜在古代被称为还魂草,所以姜汤也叫还魂汤;白蛇传中白娘子偷的还魂草就是生姜。在很多古籍中都有生姜的记载,《尔雅翼·释木三》中引《风土记》:“三香,椒、欓、姜也。”春秋时期的《论语乡党》中记载孔子:“不撤姜食,不多食。”宋代苏轼在《东坡杂记》中记述,杭州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,面如童相,问其故,“自言服生姜40年,故不老云。”

  有一天,苏东坡和他的朋友姜至之饮酒,苏东坡提议说药名行酒令。姜至之说:“好啊,不过你就是一个药名”。苏东坡:“啊?我是什么药”? “苏子呀”。古人尊称有学问的人常在他的姓氏后面加“子”字,如孔子、孟子、庄子。苏东坡就称“苏子”。正巧,有一味药也叫苏子。苏东坡一听,笑道:“要这么说,那你也是一味药”。“我什么药”?“你呀,半夏”。“我怎么半夏呢”?“半夏有毒,使用前须用生姜炮制解毒,你若非半夏,何必姜制(至)之”?俩人哈哈一笑,各饮一杯。可见文人墨客笔下的姜,诗意又浪漫!
 

生姜的食用价值

  在我们的生活中,姜既是菜,又是调味品。据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姜,御湿之菜也。”这说明在两千多年前,古人就把姜当疏菜来种植,并且知道它有御湿的作用。作为菜,我们可用姜炒肉丝、姜炒鳝鱼片等,都是美味又营养的。

生姜的药用价值

  生姜,性温、味辛,归肺、脾、胃经,具有解表散寒、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、解毒的功效,常用于风寒感冒,脾胃寒症,胃寒呕吐,肺寒咳嗽,解鱼蟹毒。

  民间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。”的谚语。夏季气候炎热,人体阳气向外散发,阳气在体表,体内的阳气相应虚少,肠胃就会出现虚冷。再加上人们贪凉饮冷,让寒气进入了体内,导致体内寒凉伤及脾胃。体弱者就会出现恶风怕冷、疲乏无力、腹痛腹泻、食欲不振、口中黏腻等现象。食用生姜,有温中散寒止呕之功效,所以夏天适当食用生姜不但可以驱寒暖胃,还能预防肠胃炎。

  夏吃姜,冬天就不能吃姜了吗?非也。寒冷的冬天一不小心就鼻塞、流涕或咳嗽、怕风,煮一碗生姜红糖水喝下解表散寒,很快就痊愈了。
 

生姜的延申

  生姜经过加工炮制后可变成干姜、炮姜、炭姜,各有各的用途!

  干姜:姜的干燥根茎,性味辛、热。归心,脾,肺,肾,胃经,具有温中散寒,温肺化饮,回阳通脉的功效。

  炮姜: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、内呈棕黄色而成,性味苦、辛、温。归脾,胃,肝经。有温中散寒、温经止血的功效。

  姜炭:将干姜置于热锅内,用武火加热,炒至表面焦黑,内部棕褐色而成。炮姜炭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具有温经止血,温脾止泻的功效。
 

  生姜是植物界的运动健将,能在食物王国和药物王国里游弋自如。仔细品姜药食两用的美妙,慢慢享受生活的阳光明媚。

地址:茂名市油城五路7号大院 医院传真:0668-2893878

医院网址:www.mmszyy.com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7132046号

Copyright © 2018 茂名市中医院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关注微信网上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