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南名药——化橘红
发布人: 更新时间: 2023-08-16 08:43:47
化橘红是广东特产药材,尤以广东化州地区产者为上品,辛香味特别醇厚,所以又称“化州橘红”“化州陈皮”等。
中药化橘红是由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‘Tomentosa’或柚Citrus grandis (L.)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干燥而成。化州柚制成的橘红称为“毛橘红”,根据果皮上柔毛的密集程度及加工方法分为“正毛七爪”“副毛七爪”等品级,“正毛”者柔毛密集,果皮青绿,为上品;光橘红是用柚皮加工的橘红,外表面呈黄绿色、黄棕色,无毛,称为“光七爪”“光五爪”。
化橘红的炮制方法是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,置沸水中略烫后,将果皮割成5~7瓣,除去果瓤和部分果皮,压制成形,干燥。
【性状】 化州柚 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,单片呈柳叶形。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~28cm,厚0.2~0.5cm。外表面黄绿色,密布茸毛,有皱纹及小油室;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脉络纹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,内侧稍柔而有弹性。气芳香,味苦、微辛。
柚 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,无毛。
化橘红的使用历史
早在南宋时期,广东化州地区就已开始种植化橘红,明清更是风靡全国,成为朝庭贡品,是“中国四大南药”和“十大广药”之一,自古以来就有“南方人参”之称和“一片值一金”的说法。其使用历史悠久,历代很多本草中都有记录,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称其可治痰症、消油腻、谷食积、醒酒、宽中、解蟹毒;《岭南采药录》记载化橘红味苦辛、性温平、无毒;《本草从新》化州陈皮,消痰至灵,然消伐太峻,不宜轻用。
化橘红在我院膏方中的使用状况化橘红辛、苦,温。归肺、脾经。理气宽中,燥湿化痰,用于咳嗽痰多,食积伤酒,呕恶痞闷。我院除了将其灵活应用于中药处方中,还在弘扬中医药特色,对于慢性疾病调理身体的膏方治疗中有重要运用。比如功效为保肺理气,止咳平喘的
保肺止咳膏;主打养阴润肺,止咳平喘的润肺止咳膏,对于阳康后患者久咳不止、肺虚疲弱均有疗效,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